当前位置 : 首页  >  最新资讯
人大代表、中信重工董事长武汉琦: 加强顶层设计 推进装备制造业数字化转型

【信息时间:2023-03-14  访问次数:608  】【我要打印】【关闭】

重型装备制造业是国之重器,是支撑综合国力的重要基石。今年全国两会,全国人大代表,中信重工党委书记、董事长武汉琦准备了《关于打造装备制造业高端竞争能力的建议》《关于充分发挥国家级科创平台作用的建议》等建议。武汉琦希望,通过加快推进装备制造业数字化转型、构建装备制造业世界一流企业评价指标体系等措施,为我国装备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蓄势赋能。

 

加快推进装备制造业数字化转型

 

在武汉琦看来,加快推进重型装备制造业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数字化转型,已成为推动装备制造业加快实现质量效益提高、产业结构优化、发展方式转变、增长动力转化的有力保障。

 

目前,重型装备制造业转型仍面临着企业自身技术和资金能力不足、智能制造信息安全等基础较薄弱以及系统性解决方案缺乏创新等问题。武汉琦表示,这些问题很大程度上影响了重型装备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进程。

 

为此,武汉琦建议,相关部门进一步发挥在战略规划引导、政策支持、标准法规制定等方面的指导作用,加强顶层设计,加快推进装备制造业实现数字化转型。具体包括:支持国内重型装备制造龙头企业开展产学研合作和组建联合体,推动重型装备企业加快信息技术与制造业融合应用场景建设,以及培育数字化转型领航企业,打造重型装备智能制造示范工程以及高端装备全生命周期服务平台应用典范等。

 

武汉琦建议,在高端装备科技创新成果应用、装备制造业国际化等方面持续加大对装备制造业支持力度,进一步带动提升我国装备制造业的现代化水平和高端竞争能力。

 

行业主管部门可牵头强化对标世界一流装备制造企业,以对标评价为先导,聚焦竞争力、创新力、控制力、影响力、抗风险能力等关键指标。武汉琦认为,构建完善的装备制造业世界一流企业评价指标体系,可指导装备制造企业分析短板差距,明确建设目标和重点任务。

 

多措并举强化科创平台作用

 

企业是科技创新的主体,承担着助力国家实现科技自立自强的职责使命。作为装备制造业龙头企业的掌门人,武汉琦认为,企业建设的科创平台,尤其是一些全国重点实验室、企业技术中心、工业设计中心、创新中心等,是实现国家战略目标的有效载体。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背景下,如何更好发挥科创平台作用,是摆在制造业企业面前的重要课题。

 

在他看来,企业主导的国家级科创平台建设:首先要主动融入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充分发挥国家级科创平台的科技创新排头兵作用,要在抢占全球科技制高点、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主战场、解决国家重大战略需求、解决人民生命健康等重大问题上以及加强科技创新合作等方面展现新作为,在加快推动中国由科技大国迈向科技强国中发挥重要基石作用。其次要在重大科技前沿问题上发力,在实现绿色增长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建设上发力,在关系国家安全的战略必争领域发力,全面提升国家级科创平台的创新能力,促进基础研究、应用基础研究和前沿技术研究融通创新发展,提升国家战略科技力量综合实力。

 

武汉琦建议,相关部门在未来科技创新平台建设与运行过程中,建立明确的企业科技创新平台建设激励机制,制定长期、有效的支持政策,充分发挥大型科技企业的创新骨干作用,推进引导高校、科研院所等行业优质创新资源向龙头企业聚集,打造以行业龙头企业为主体的科技攻关重地、原创技术策源地、科技人才高地和科技创新政策特区,强化国家科技创新体系和战略科技力量,提升国家创新体系整体效能,形成具有全球竞争力的开放创新生态。



全国政协委员俞培根:

加大高端装备制造企业院士增选力度

作为中国高端装备制造产业发展的参与者与见证者,中国东方电气集团有限公司(下称东方电气集团)始终坚持创新驱动和高质量发展。今年全国两会,全国政协委员,东方电气集团党组书记、董事长俞培根将围绕加大高端装备制造业企业院士增选力度等话题提出自己的建议。

装备制造业为国民经济和国防建设提供重大技术装备,是国家工业发展的基石所在,关乎国家综合实力和国际竞争力。俞培根在接受上海证券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我国装备制造业转型升级的步伐不断加快,优势产业国际竞争力显著增强,从原来的跟跑为主的状态,变成了现在跟跑”“并跑”“领跑并行的多元状态。

近年来,能源装备行业在双碳目标引领下,锐意进取、革故鼎新,锚定绿色低碳、清洁高效的发展方向,推动中国能源装备走出了具有鲜明特色的发展轨迹,形成了清洁能源装备的中国模式。俞培根告诉记者,东方电气集团作为能源装备企业,既是见证者、参与者,也是受益者和贡献者。

谈及我国装备制造特别是能源装备产业转型升级取得的累累硕果,俞培根如数家珍。他表示,以能源装备为例,历时15年研制,重达8000余吨、突破高效冷却、高压绝缘、高强度材料应用等一系列关键核心技术,单机容量全球最大百万千瓦的白鹤滩水电机组研制成功,标志着我国水电装备技术攀上了世界水电高峰;同样,历时13年研制,突破卡脖子关键核心技术,建立完整的研发设计、试验验证体系,实现关键核心零部件制造自主可控的国内首台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F50兆瓦重型燃气轮机研制成功,则标志着我国F级重型燃气轮机研制实现从01的突破。

科技创新离不开科研工作者的努力和奋斗,而中国工程院院士是在工程科技领域取得重要成果、在重大工程项目及工程技术应用中解决关键科学技术问题的开拓者,是推动工程科技发展的重要力量。高端装备制造业企业的科技工作者长期奋战在国家重大项目建设、关键核心技术攻关第一线,承担装备原创技术研发应用等重要任务,具有整机开发的独特优势,为我国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作出突出贡献。

院士是国家的财富、人民的骄傲、民族的光荣。在俞培根看来,中国工程院院士是国家对在工程科学技术方面作出重大的、创造性的成就和贡献的专家所授予的最高学术称号,对工程领域科技创新工作和科研工作者作用发挥具有很大的引领、带动作用。

俞培根表示,当前,我国处于工业大国向工业强国迈进的重要关口期,迫切需要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推进新型工业化、加快建设制造强国,迫切需要强化装备制造业特别是高端装备制造业的关键支撑作用,也迫切需要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发挥科技型骨干企业引领支撑作用。在此背景下,建议进一步加大高端装备制造业企业院士增选的力度,更好发挥其主体地位。

(来源:东方电气、焊接协会



尤政:加快构建高校人才培养融合创新模式

34日,全国人大代表、华中科技大学校长、中国仪器仪表学会理事长尤政院士接受中新网采访时表示,建设国家战略人才力量,是支撑我国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重中之重。高校是人才培养与各类人才聚集的高地、科技创新的主阵地,建议相关部门尽快出台配套政策,引导高校探索人才培养多元融合发展模式。

尤政院士表示,2023届全国高校毕业生预计达1158万人,尽管总供给量大,但包括集成电路在内的一些战略性产业,仍面临巨大人才缺口。就业难与用工荒并存,反映了高校人才培养与国家需求间供需匹配度还有待协调。

供需不协调与高校人才培养评价体系、培养方式还无法完全满足现实需求有关。在尤政院士看来,中国高校既肩负着基础学科拔尖人才培养,又肩负着卓越工程师培养,二者培养模式和路径不尽相同,前者需要科教结合,后者则主要通过产教融合方式。但部分高校沿袭传统教学和效果评估模式,导致学生既支撑不起原始创新研究,也难以解决复杂工程问题。

根据人才培养特点分类施策,摒弃用一套标准培养两类人才的观念与做法。尤政院士建议,在基础学科拔尖人才培养方面,厚植专业基础,并加强交叉、前沿学科引导。对当下急需解决的复杂工程问题,加大卓越工程师培养力度,将学生创新能力与工程实践相结合。在此基础上,再把两种培养模式结合,形成融合式人才培养模式。

尤政院士呼吁,优化顶层设计,建立健全相关部门联动机制及完善的条件保障机制,以学生为中心,形成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体系。同时,立足产业实际,发挥高校、科研院所、企业各自优势,充实卓越工程师产业导师队伍,构建卓越工程师培养体系。具体到高校层面,要结合基础学科拔尖人才培养、卓越工程师培养的目标要求,完善自身融合式人才培养模式。



人大代表王杜鹃:

建议对工程机械电动化产品实行补贴政策

2023年全国两会上,第十四届全国人大代表,中铁工业总工程师、中铁装备副总经理、首席专家王杜娟提交了关于工程机械发展的相关建议。她建议,对工程机械电动化产品实行三年补贴政策,同时明确老旧工程机械退出管理政策。

作为全球最大的工程机械产销国,全行业柴油消耗量约占全国总量三分之一,平均一台高排放工程机械排放量相当于30-50台家用轿车的排放量之和,一些使用时间过长的老旧工程机械排放量更大。据中国工程机械工业协会统计,主要工程机械产品的市场保有量已超过一千万台,其中国一排放(含)以前的设备有近百万台。

工程机械长期以来多采用柴油内燃机提供动力,排放技术水平相对较低,存在耗能高、污染环境等问题,据测算,我国工程机械年度碳排放总量超过2亿吨;由于没有明确的老旧工程机械的淘汰退出的管理政策,大量老旧设备无法处理,给工程机械用户、企业和社会带来很大的负担。

当前,我国工程机械电动化处于发展的关键阶段,龙头企业在关键技术、产品研发、技术验证与工业性试验、产业链构建等方面取得一定进展,部分企业电动化产品经过一定的考核、试验、改进,开始进入工程应用。但目前由于使用量较少,产业链构建有待进一步加强,当前电动工程机械整机成本居高不下,用户购买价格相当于同类内燃动力工程机械的2倍以上,严重削弱了用户购买意愿,形成叫好不叫座局面。

工程机械电动化将促进动力电池及电驱动功能部件和控制系统的研发投入和技术进步,推动相关领域技术突破,将有助于我国工程机械实现弯道超车领跑,推动全球工程机械领域绿色革命。

王杜鹃建议,可以参照货运电动汽车的补贴方式,遵循谁购买谁使用谁享受补贴原则,对用户购置的纯电动产品(限中国内地为原产地,且RVC60%)予以补贴。补贴对象仅限T/CCMA 0001-2011《工程机械定义及类组划分》团体标准中所列产品。对工程机械电动化产品实行三年补贴政策,推动工程机械电动化,预计到2025年行业电动产品的销量将有大幅度提升,三类主要产品可实现销售收入分别为420亿元、200亿元、100亿元,减少的碳排放量分别超过164万吨、146万吨、117万吨,预估全行业的年度碳排放量可减排400万吨以上。

同时,她建议,完善在役工程机械备案登记制度,对存量工程机械进行分级和分类,并出台相应的规定,对不满足标准的老旧设备进行淘汰。鼓励老旧工程机械提前退出,并予以适当补贴。


全国人大代表韩晓军:

加大力度支持高端装备制造企业高能级创新平台能力建设

制造业是国民经济的主体,也是科技创新的主战场,重大技术装备制造被认为是关系国家安全和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支撑产业,而高端装备制造是现代产业体系的脊梁。全国人大代表,国机重装党委书记、董事长韩晓军围绕加大力度支持高端装备制造企业高能级创新平台能力建设”“支持以领军企业为主体实施技能根基工程助力国家重大技术装备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两个主题提出了建议。

韩晓军建议,加快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进步法》《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基础科学研究的若干意见》等关于企业创新平台的政策,在建设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赋予企业建设的国家级科技创新平台更多使命和责任,提升平台的正向研发能力,让他们承担更多的国家科技攻关任务,发挥企业在技术创新中的主体作用,推动企业成为技术创新决策、科研投入、组织科研和成果转化的主体,不断增强企业创新能力,支持打造高端装备原创技术策源地,引领国家科技发展。

韩晓军还建议给予重组成功的企业类国家级科研平台和大学类国家级科研平台同样稳定的财政支持,用于基础条件与设施建设;建议给予企业建设的国家级科研平台更多项目支持,鼓励以全国重点实验室、国家工程研究中心等为代表的高能级创新平台积极申报项目,让企业建设的国家级科研平台在国家重大科技任务中挑大梁”“当主角;建议给予企业建设的国家级科研平台更多政策支持,出台世界一流科研平台培育政策,并实施科研成果转化激励机制,培育具有国际水平的科技领军人才、青年科技人才,成为国家战略科技力量。

从重大技术装备制造业的情况来看,国家重大技术装备制造业技能人才供给侧和需求侧不平衡问题突出,亟须以领军企业为主体实施技能根基工程。韩晓军建议,实施国家重大技术装备制造领军企业技能根基工程重点支持计划,包括重点支持国家重大技术装备制造业领军企业为平台,发挥企业资源优势,探索企业主导、院校协同、服务社会的高技能人才培养新模式、新机制,加快建设国家重大技术装备技能根基工程培训基地;重点支持国家重大技术装备技能根基工程培训基地发挥辐射带动作用、更好服务产业链供应链发展等。


人大代表孙元华:

加快专利发明“一案双申”速度,提升企业市场竞争优势

大连重工副总设计师及电气首席专家孙元华再次当选为新一届全国人大代表,她今年提交关于缩短一案双申专利授权周期、发挥期货市场在仓单质押融资业务中的积极作用等建议。

孙元华注意到,近年来,由于一案双申而导致大量发明专利申请的审查周期延长,为企业的生产、销售、投标等市场行为带来了不利影响。

数据显示,由于一案双申,自申请日起5年以上仍未审结的发明申请近40万件,其中申请人为企业的未审结发明申请超过30万件。这类案件通常在申请时标记了一案双申,在发明申请公开后没有及时分派给审查员进行实质审查。

为此,孙元华建议,对于自申请日起满3年的一案双申发明申请,直接进入实质审查,避免该类发明申请长期处于悬而未决状态,给企业带来不必要的损失。对于一案双申发明申请,增加加快审查制度。申请人对一案双申发明申请提供市场行为相关证据,可以请求加快审查,以保证企业在市场竞争中的有利地位。对于包含方法类权利要求的一案双申发明申请,建议按照普通发明专利申请进行审查,以保证方法类权项得到及时有效的保护。

作为来自国内知名大型装备制造企业的一名大型装备智能化研发人员,孙元华对中小企业的发展同样关注。为更好地激发金融机构开展中小企业仓单质押融资业务的内生动力,进一步发挥期货市场的积极作用,为中小企业仓单质押融资业务发展提供配套支持性服务,孙元华建议发挥期货市场在仓单质押融资业务中的积极作用,助力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

具体而言,建议由期货交易所牵头,以交割仓库为节点,深度推动物联网和区块链技术在仓单融资业务中的应用普及;建议完善仓单质押登记制度,明确商品期货交易所作为仓单质押登记机构的法律地位;建议探索建立全国性的仓单交易平台,进一步提升仓单流动性。



全国政协委员许礼进:

成立机器人国家创新中心 推动机器人行业实现“质变”

除了一如既往关注产业互联网,今年我还提交了两份促进机器人产业发展的提案。全国政协委员、芜湖机器人产业发展集团董事长许礼进在接受上海证券报记者采访时表示。

从上市公司埃夫特的董事长,到产业技术公共服务平台芜湖机器人产业发展集团有限公司的董事长,许礼进的工作更忙了。他告诉记者,今年全国两会共提交了六份提案,除了为产业鼓与呼之外,他还关注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产品质量安全公益诉讼等问题。

推动机器人产业从大到强

刚刚履新芜湖机器人产业发展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许礼进轻车熟路地进行产业调研,提交了两份推动机器人产业发展的提案。

近年来,我国机器人产业发展不断提速,仅2022年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工业机器人产量就达到44.3万套,产业技术也取得长足进步。

许礼进调研发现,当前,我国机器人产业量变还未形成质变,还存在产业链高附加值产品生态尚未形成,国产工业机器人缺乏真实、丰富的应用场景,产品用户信心不足等问题;在技术端还存在基础与前沿技术跟跑现象严重、关键共性与支撑技术供给不足、技术创新能力有待提升等诸多问题。

推动我国从机器人产业大国走向强国,许礼进在《关于加强工业机器人高端领域应用的提案》中提出三点建议:一是强化政策引导,实施一批效果突出、带动性强、关联度高的典型高端行业应用示范工程;二是争夺机器人高端领域应用标准化制高点,在国际标准制定中彰显中国技术与实力;三是以机器人高端应用行业细分深化为导向,打造多层次人才培养高地。

就关键共性与支撑技术供给不足、技术创新能力有待进一步提升等问题,许礼进准备了《关于成立机器人国家创新中心的提案》,建议构建新型举国科技攻关技术创新体系,打造机器人产业发展大联盟。同时,推动解决我国工业机器人产业链共性、基础性和前沿引领性等关键核心技术问题,支持引领我国工业机器人产业自主可控和高质量发展。此外,打造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深度融合的全球化开放创新平台,整合全球创新要素资源将平台打造成世界性机器人前沿技术的发源地、共性技术的创新地和高端人才的汇聚地,引领全球产业发展。

加快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

继去年呼吁加大产业互联网投入后,许礼进今年再度提交了《关于加快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的提案》,建议加快突破关键核心技术、加大高能级平台建设、加大应用推广力度、强化人才支撑保障等。

在加快突破关键核心技术方面,许礼进提出,加快布局工业互联网领域的制造业创新中心、技术创新中心等创新联合体,突破工业大数据分析、工业机理建模和开源平台等核心技术,重点推进工业级5G芯片、模组、网关等产品设备的研发与应用,加快工业软件、传感器、智能化仪表、嵌入式系统等技术产品的国产化替代步伐,增强产业自主可控能力。


李书福委员:

完善碳排放管理机制,助力实现“双碳”目标

全国政协委员、吉利控股集团董事长李书福建议,完善碳排放管理机制,提升企业的碳管理意识及能力,同时加快制定、实施商用车碳积分管理办法。

在李书福看来,随着我国经济发展方式向绿色低碳转型,碳排放管理的重要性日益显现。但目前我国企业的碳管理仍处于萌芽期,应加快我国碳减排进程,提升企业的碳管理意识及能力。

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是通过市场机制促进企业减排的有效方式,是我国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重要手段。李书福认为,和欧盟碳市场相比,我国碳市场流动性不足,价格远低于欧盟。同时,目前碳市场机制主要针对高排放企业,对低排放企业尚缺乏相应的减排促进机制,企业缺乏减排动力和积极性,要完善碳市场管理运行机制,激活碳市场交易,充分发挥市场对碳减排的促进作用。

他建议,优化碳市场配额发放及履约机制,创新以配额为基础的碳金融产品,突出配额的资产属性,提高企业减排积极性;多元化碳交易产品种类,尽快重启自愿减排量(CCER)项目申报,扩大CCER项目类型,适时引入碳期货、碳远期等交易产品;扩大碳市场的参与者,激活碳市场流动性,提高碳市场交易量和交易价格。

李书福还建议,扩大全国碳市场参与企业的覆盖范围,完善相关政策,有序地分批将重点碳排放行业全部纳入全国碳市场,同时稳步推进非重点碳排放行业纳入碳市场的工作。同时,全面普及碳标签及碳普惠制度,建立全国统一的产品碳足迹核算规则及碳标签认证制度,鼓励基于碳减排生活方式的创新创业,引导低碳消费,形成全民降碳的良好社会氛围。

此外,李书福指出,目前商用车行业面临新机遇,市场对于新能源商用车的需求不断增加,商用车碳减排对国家能源安全及节能减排都具有重要意义。

为加速商用车的低碳转型升级,商用车碳积分的管理办法亟待出台。李书福建议,借鉴乘用车积分机制,同时考虑多能源并驾齐驱的现状,以全生命周期减碳为目的,加快制定、实施商用车碳积分管理办法。

商用车碳积分设计可大胆创新,紧跟时代潮流,碳积分制度设计之初需要全面统筹、通盘考虑,避免一刀切在李书福看来,商用车碳积分的设立要考虑汽车全生命周期的影响,积分政策的管控范围不仅包含汽车的使用,还应延展至燃料/动力电池制造、汽车的生产、回收利用等环节,从而促进全产业链的降碳。

 


刘继国:加快建设全国农机数据中心,推进农机数据应用

农机运行和管理数字化是农业数字化发展的重要环节,对于建设全国农机数据中心,全国人大代表、国机集团中国一拖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刘继国建议统筹接入目前各省、市农机运行、管理数据,联合农业农村部农机购置与应用补贴信息化监管系统、生态环境部国家非道路移动机械排放监管平台等应用平台,实现与全国农机数据中心数据交互、资源共享与协同。

推进农机数据应用,构建面向农业领域的物联网应用平台,掌握我国农机的产供销和农机作业的详细情况,为国家政策制定、农业生产情况分析、农机排放分析等提供准确信息。刘继国建议,同时,为用户提供农机安全监控、农机作业调度、作业管理和监控、农机故障诊断和保养提醒、农机公共服务等全生命周期产品管理服务,并基于农机大数据分析应用为农机产品改进、农机农艺融合提供基础数据。

刘继国建议,基于农机数据分析应用,完善农机购置与应用补贴政策,探索与作业量挂钩的补贴办法,引导农机购置补贴逐步转向农机优机优补、农机作业补贴等补贴形式。通过农机作业量反映农机技术及质量水平,提升高质量农机的市场竞争力,带动我国农机作业效益和农机使用效率的提升。

 



人大代表杨登辉:为制造强国培养更多高技能人才

辅导学生竞赛、调研一线产业、完善建议内容……全国两会前夕,在位于广州市白云区的广东省机械技师学院,广东省选出的第十四届全国人大代表杨登辉见缝插针式接受记者采访,一有机会,我就想为技能人才多发声。

外形干练、说话沉稳,今年26岁的杨登辉是广东省机械技师学院技能竞赛与师资培训科老师。

中国制造要实现转型升级,一方面依靠尖端科学家突破卡脖子关键技术和装备,另一方面也靠千千万万的能工巧匠,将创意和想法落地为精密产品。在杨登辉看来,他的特长属于后者。

1997年,杨登辉出生于江西省赣州市定南县,从小就喜欢手艺活。初中毕业后,他选择深圳一所中职院校读书。那时,他便是数控铣技术能手。

数控铣技术是操作数控铣床以去除材料的方式来制造零件的一种技术,广泛应用于制造业。手机铝合金边框就是用数控铣床加工一体成型的,塑料杯子模具、汽车零部件等都要用到数控铣技术。他说。

得知广东省机械技师学院近年来一直在培养能够参加世界技能大赛的顶级技工,在读完中职后,杨登辉又报考了该学院,继续钻研数控铣技术。

数控铣人才要会用电脑绘图,对零件加工进行程序编程,再用机床加工。通过对尺寸的控制,使得零部件达到特别高的精度。在操作过程中,操作者对机器精准操控程度、对零件结构熟悉程度都会影响零件的最终精确度。

从训练到参加省赛,再到参加国赛,经过重重闯关,2017年,杨登辉代表中国参加第44届世界技能大赛,年仅20岁的他夺得数控铣项目金牌,并获国家最佳选手奖。这项大赛每两年举办一届,有世界技能奥林匹克的美誉,是当今世界规模最大、影响力最大的职业技能赛事。

也是在那场比赛后,他决定留校担任老师,我希望将自己的技能、比赛经验毫无保留地教给学生,让他们也能有一技之长,用技能服务社会。

任教以来,杨登辉培养出来的学生都有不错的成绩。2019年、2022年他指导的学生,分获两届世界技能大赛数控铣项目金牌,实现该项目自中国参赛以来首个四连冠。去年他带班的学生中每人收到的企业录用通知书都多达十几份。有的学生一毕业年薪就能达到15万元到20万元。

如今,作为全国人大代表,杨登辉又将技工教育、技能人才作为他履职的关键词。

在杨登辉看来,技能人才是中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技工教育是服务技能人才的重要平台。目前技工学校学生实训的器材、设备设施所需投入费用大,许多技工院校经费投入存在不足,他建议政府加大对技工教育的支持与投入,为产业培养更多高素质技能人才。

我相信,随着更多青年技能人才在专业领域不断追求进步,中国将涌现越来越多的能工巧匠。杨登辉说。

 

上一条:江苏召开传达学习贯彻全国两会精神会议
下一条:全国政协委员冷伟青: 加强创新型工业生态系统建设 激活更多创新推向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