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首页  >  最新资讯
激活转型发展“关键增量”,盐城在“智改数转”新赛道上竞速奔跑

【信息时间:2022-04-14  访问次数:405  】【我要打印】【关闭】

2022年江苏省智能制造示范工厂首批拟入围名单日前出炉盐城7家企业上榜入选数位列全省第一方阵

既涉及汽车、电子信息、新能源等主导产业也涵盖机械制造、纺织等传统领域这是盐城加快“智改数转”推进制造向智造转变结出的又一硕果

拥抱数字化新浪潮,推进“智改数转”,是促进制造业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水平的关键举措。作为崛起中的长三角北翼产业数字化发展新高地,盐城在推动制造业绿色转型、跨越赶超进程中,聚焦“勇当沿海地区高质量发展排头兵”的目标定位,年初启动实施规上工业企业“智改数转”三年行动计划,以智能化和数字化双向赋能,激活转型发展“关键增量”,促进数字技术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驱动盐城制造加“数”奔跑。

盐城编制出台的规上工业企业“智改数转”三年行动计划,描绘了今后三年全市“智改数转”的美好蓝图。行动计划提出,通过三年的努力,完成全市规上企业“智改数转”全覆盖,新上项目应用数字技术和智能装备全覆盖,23条重点产业链及重点园区基本普及数字化,打造长三角北翼产业数字化发展新高地。

在今年的市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指出要积极推进产业数字化、数字产业化,实施规上工业企业“智改数转”三年行动计划,今年覆盖面达到40%,在全市上下发出了“智改数转”动员令。

蓝图已绘就,奋斗正当时。

对全市规上工业企业进行数字化水平摸底、在全省率先制定智能制造诊断实施指南、建立服务商资源池、开发线上综合服务平台……盐城“智改数转”按下快进键,市工信局牵头落实,市县联动,部门协同,统筹推进。

 “一边是技术无法落地,一边是企业不会用、不能转。现在企业转型的意识在增强,但面临很多卡点。”市工信局负责同志介绍,规上工业企业“智改数转”三年行动计划,部署实施八大行动,综合应用人才、金融、税收等政策,打出“组合拳”,致力帮助企业解决智能化改造、数字化转型的痛点、难点和需求点,撬动“盐城制造”转起来。

开发上线在线评测系统,是盐城“智改数转”的第一步。摸清企业数字底数、场景需求和政策诉求,形成企业数字“画像”,避免盲目转型。截至2月底,盐城已对3400多家规上工业企业完成第一轮线上评测。

底数摸清,开准药方。

今年2月份,市工信局发布“智改数转”首批服务商征集令,立足本地、面向全国广发“英雄帖”,构建盐城“智改数转”优质服务商资源池,为企业“把脉开方”,消除企业缺方案、不敢转的顾虑。目前,首批63家服务商已入池,其中包括不少国字号大院大所。

江苏东九重工股份有限公司主打烧结余热产品,国内市场占有率达60%。前几年企业通过对生产线智能化改造,劳动成本大幅下降。今年,企业把转型目光投向行业共性难题“集箱生产线的智能化改造”,希望在行业细分领域寻求突破。公司常务副总赵培军说,“我们正面临‘卡脖子’难题,但不知道该往哪里使劲。现在政府出台‘智改数转’行动计划,建立专家智库,增强了企业技术攻关的信心。”

三年抓头年,头年抓起步。盐城今年将着力实施4053个制造业“智改数转”项目,覆盖2135家规上工业企业。目前,全市10个县(市、区)已相继出台本地区“智改数转”行动计划或推进方案,合力竞逐“智改数转”新赛道,全力构建产业数字化“集群矩阵”。

工业企业是经济发展的基石。当前受疫情影响,企业遇到技术改造、创新转型、员工招聘、物资流通、市场开拓、生产经营等方面的问题,“智改数转”成为企业危中寻机、行稳致远的有力抓手。

江苏丰东公司是国内热处理行业龙头企业,通过智能化改造,企业已建成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无人化”智能热处理产线,客户遍布全球。面对严峻防疫形势,技术人员很难去海外为客户开展技术服务。

 “客户需求倒逼企业数字化加速转型。”公司总工程师韩伯群表示,有了“云服务”,距离已不是问题,远程登录客户端设备相关控制系统,可实时掌握设备数据,为客户提供安装调试、工艺指导等服务。今年4月份企业通过远程连线,成功为印度客户进行设备“云调适”。

享受到“智改数转”红利的盐城智创中心,3月份通过CNC产能协同共享平台发布一则价值两亿元的汽车配件外协制造订单,利用大数据分析,很快匹配到大丰区的一家制造企业。双方经过线上沟通,已经初步达成合作意向。中心负责人介绍,“工业互联网平台的资源整合与数据赋能,可以帮助企业‘足不出市’,开展跨区域、跨企业的资源链接和高效协同。”

“智改数转”,推进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的深度融合,既是全市产业转型的必然要求,也是企业提质增效的内生动力。疫情当下,“智改数转”不再是企业的“选择题”,而是关乎生存与长远发展的“必修课”。

江苏大洋精锻有限公司通过装备智能化升级,企业核心竞争力不断攀升。“自动上下料、五工位一体……这条汽车传动系统锻件智能化生产线,花了1亿元,但是很值。”公司董事长宋银生说,“原来车间有80人,现在仅需4人,每小时产能可达2000件。”

“现在看来,这条路走对了。”宋银生坦言,自动化、智能化保证了产品稳定优质,高端客户纷至沓来,以前是出去跑市场,现在订单找上门。

 “智改数转”不仅是升级装备、产线智能化改造,更是经营理念、发展规划、组织运营等全方位的变革。“公司陆续上了设计、物料等很多系统,但都是散的,没有集成在一起。”宋银生说,在智能化改造上,公司走过不少弯路,“市里成立服务商资源池,专家出谋划策,可以更好为企业打造适合行业发展的工业互联网平台。”

在竞逐数字经济的新赛道上,不少企业转型升级、提质增效,但也有部分企业“智改数转”有需求、没思路、待破局。市工信局负责同志表示,“智改数转”既是一场团体赛,也是一项系统工程,将进一步细化推进机制、强化要素保障、优化创新生态,分行业、分领域、分规模加大推进力度,推动“智改数转”向纵深发展。

发挥好标杆企业这个“关键力量”,能带动更多企业涌进数字化大潮。目前,盐城已打造一批“智改数转”先行先试典范,累计培育创建69个省级智能示范车间、9家省级智能工厂、5家省工业互联网标杆工厂、5个省重点工业互联网平台、789家省星级上云企业。

工序衔接不到位,成本核算不精准,订单排产不清晰……传统制造业面临的共性问题,也是江苏高精机电装备有限公司数字化转型的难点。

 “过去生产经营都靠经验,不够精准。”公司总经理沈大为坦言,启动数字化平台建设后,所有设备实现联网改造,设计、排产、采购、数控加工等全流程数据“上云”。现在工人开工前扫码,录入加工信息,干了多少活、订单到了哪一步在公司工业互联网平台上一目了然。

“数据的价值被充分释放。”沈大为说,用数据决策、用数据管理、用数据创新,生产经营变得可视化,发展也驶入了一条快车道,设备利用率提高30%,运营成本下降40%,订单增长近一倍。2020年企业获评省工业互联网标杆工厂,今年成功入围省智能制造示范工厂。

传统制造业焕发新活力,“智改数转”是必由之路。

八菱海螺是落户盐城近20年的“国字号”水泥企业,在盐城的市场占有率达三分之一。因为能耗问题,公司一度面临差别化电价风险。

 “前几年公司尝试技术改造,投入六千多万元实施球磨机加装辊压机的节能改造,水泥单耗下降了近7度电。”公司钱祝林处长感慨道,随着DCS智能控制系统、供销物流系统、能源管理系统的引入,企业实现从原料进厂到产品出厂的生产线全部自动化监测与能耗计量,能耗指标达到行业“领先水平”,“灰色制造”变身“绿色智能”。2020年企业获评盐城市环保示范性企业。

实践证明,以信息化、数字化技术为支撑的绿色制造,是助力实现“双碳”目标的关键突破口。今后三年,盐城将着力推动大数据、工业互联网、5G等新一代信息技术融入制造各环节,以科技创新和数字化变革催生绿色低碳发展新动能,不断提升产业发展“含新量”“含绿量”。

标杆引领,以点扩面。围绕“一县(市、区)一标杆、一链一标杆”目标,到2024年全市将累计培育推广100个省级数字化应用场景,累计建成200家省级工业互联网标杆工厂和示范智能车间(工厂),拥有1500家省星级上云企业,实现标杆培育从“栽盆景”向“种苗圃”“植雨林”转变。

 “智改数转”吹响制造业强市的奋进号角。盐城坚决扛起“争当表率、争做示范、走在前列”的光荣使命,牢固树立“勇当沿海地区高质量发展排头兵”的目标定位,大力实施“智改数转”三年行动计划,加快推动“盐城制造”迈向“盐城智造”,为谱写“强富美高”新盐城现代化建设新篇章提供坚实的数字基座。

上一条:吴政隆在常州调研:埋头苦干迎难而上砥砺前行 奋力夺取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双胜利
下一条:防疫生产“两手抓”,徐工全力以赴稳增长